
業務中心: | 0371-55696552 18037153049 |
您的當前位置:魯班培訓-一建培訓,二建培訓,監理,注冊安全工程師等 > 復習備考 > 備考指南 >
建造師培訓《管理》考點速記四
管理第二章重要考點梳理④
考點名25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務
1.成本計劃:
⑴成本計劃是以貨幣形式編制施工項目在計劃期內的生產費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規劃的書面方案。
⑵成本計劃是建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責任制、開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礎,它還是項目降低成本的指導文件,是設立目標成本的依據。
⑶施工成本計劃一般由施工單位編制。
2.成本控制:從投標階段開始直至保證金返還的全過程。成本控制可分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過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3.成本核算:
⑴施工成本核算包括兩個基本環節:
①按照規定的成本開支范圍對施工成本進行歸集和分配,計算出施工成本的實際發生額;
②根據成本核算對象,采用適當的方法,計算出施工項目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⑵施工成本核算一般以單位工程為對象。
⑶區分竣工工程現場成本和竣工工程完全成本。
4.成本分析:
⑴在施工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對成本的形成過程和影響成本升降的因素進行分析,以尋求進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徑,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糾正。
⑵成本分析的途徑主要是利用施工項目的成本核算資料(成本信息),與目標成本、預算成本以及類似的施工項目的實際成本等進行比較。
⑶成本偏差的控制,分析是關鍵,糾偏是核心。
5.施工成本考核:施工成本降低額和施工成本降低率作為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標。
習題:建設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任務中,作為建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責任制、開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礎是( )
A.成本預測
B.成本計劃
C.成本考核
D.成本分析
【答案】B
【解析】成本計劃是建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責任制、開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礎,此外,它還是項目降低成本的指導文件,是設立目標成本的依據。
2Z102050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務、程序和措施
考點名26 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1.組織措施:實行項目經理責任制,落實成本管理的組織機構和人員,明確各級成本管理人員的任務和職能分工、權力和責任。編制成本控制工作計劃、確定合理詳細的工作流程。要做好施工采購計劃,通過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合理使用、動態管理,有效控制實際成本;加強施工定額管理和施工任務單管理,控制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消耗;加強施工調度
2.技術措施:進行技術經濟分析,確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結合施工方法,進行材料使用的比選,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過代用、改變配合比、使用外加劑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的費用;確定最合適的施工機械、設備使用方案;結合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及自然地理條件,降低材料的庫存成本和運輸成本;應用先進的施工技術,運用新材料,使用先進的機械設備等。
3.經濟措施:管理人員應編制資金使用計劃,確定、分解成本管理目標。對成本管理目標進行風險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對策。在施工中嚴格控制各項開支,及時準確地記錄、收集、整理、核算實際支出的費用。對各種變更,應及時做好增減賬,落實業主簽證并結算工程款。通過偏差原因分析和未完工程施工成本預測,發現一些潛在的可能引起未完工程施工成本增加的間問題,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4.合同措施:選用合適的合同結構,在合同的條款中應仔細考慮一切影響成本和效益的因素,特別是潛在的風險因素。采取必要的風險對策,尋求合同索賠的機會。同時也要密切關注自己履行合同的情況,以防被對方索賠。
習題:下列施工成本管理措施中,屬于經濟措施的是( )。
A.做好施工采購計劃
B.分解成本管理目標
C.選用合適的合同結構
D.確定施工任務單管理流程
【答案】B
【解析】AD項為組織措施,C項為合同措施。
考點名27 施工成本計劃類型
習題:某施工企業經過投標獲得了某工程的施工任務,合同簽訂后,公司有關部門開始選派項目經理并編制成本計劃,該階段所編制的成本計劃屬于( )。
A.競爭性成本計劃
B.指導性成本計劃
C.實施性成本計劃
D.戰略性成本計劃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施工成本計劃的編制。指導性成本計劃指選派項目經理階段的預算成本計劃,是項目經理的責任成本目標。
考點名28 “兩算”對比:施工預算與施工圖預算
習題:關于施工預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施工預算編制的依據為預算定額
B.施工預算只用于施工企業,與建設單位無直接關系
C.施工預算是投標報價的主要依據
D.施工圖預算編制的依據為施工定額
【答案】B
【解析】施工預算是施工企業內部管理的一種文件,與建設單位無直接關系;而施工圖預算既適用于建設單位,又適用于施工單位。
考點名29 施工成本計劃的編制方法
1.時標網絡圖上按月編制的成本計劃;
2.時間---成本累計曲線。
⑴每一條S形曲線都對應某一特定的工程進度計劃。因為在進度計劃的非關鍵路線中存在許多有時差的工序或工作,因而S形曲線必然包絡在由全部工作都按最早開始時間開始和全部工作都按最遲必須開始時間開始的曲線所組成的“香蕉圖”內。項目經理可根據編制的成本支出計劃來合理安排資金,同時項目經理也可以根據籌措的資金來調整S形曲線,即通過調整非關鍵路線上的工序項目的最早或最遲開工時間,力爭將實際的成本支出控制在計劃的范圍內。
⑵一般而言,所有工作都按最遲開始時間開始,對節約資金貸款利息是有利的。但同時也降低了項目按期竣工的保證率,因此項目經理必須合理地確定成本支出計劃,達到既節約成本支出又能控制項目工期的目的。
習題:項目經理部采用時間一成本累積曲線編制了初步的施工成本計劃,為了節約貸款利息,擬對成本計劃進行優化調整,正確的做法是( )。
A.壓縮非關鍵線路上工作的時間
B.所有工作都按最早開始時間開始
C.所有工作都按最遲開始時間開始
D.盡可能減少單位時間內投入的人力和財力
【答案】C
【解析】一般而言,所有工作都按最遲開始時間開始,對節約資金貸款利息是有利的。
考點名30 贏得值(掙值法)
1.定義:已完工作預算費用為BCWP , 指在某一時間已經完成的工作(或部分工作),以批準認可的預算為標準所需要的資金總額, 由于發包人正是根據這個值為承包人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相應的費用, 也就是承包人獲得(掙得)的金額,所以稱贏得值或掙值。
2.贏得值法的三個基本參數
已完工作預算費用(BCWP)=已完成工作量×預算單價
計劃工作預算費用(BCWS)=計劃工作量×預算單價
已完工作實際費用(ACWP)=已完成工作量×實際單價
3.贏得值法的四個評價指標
⑴費用偏差(CV)=已完工作預算費用(BCWP)-已完工作實際費用(ACWP)
CV>0費用節支;CV<0費用超支;
⑵進度偏差(SV)=已完工作預算費用(BCWP)-計劃工作預算費用(BCWS)
SV>0進度提前;SV<0進度延誤;
⑶費用績效指數(CPI)=已完工作預算費用(BCWP)/已完工作實際費用(ACWP)
CPI>1費用節支;CPI<1費用超支;
⑷進度績效指數(SPI)=已完工作預算費用(BCWP)/計劃工作預算費用(BCWS)
SPI>1進度提前;SPI<1進度延誤;
費用(進度)偏差反映的是絕對偏差,僅適合于對同一項目作偏差分析;費用(進度)績效指數反映的是相對偏差,它不受項目層次的限制,也不受項目實施時間的限制,同一項目和不同項目均可采用。
習題:某清單項目計劃工程量為300m3,預算單價為600元,已完工程量為350m3,實際單價為650元。采用贏得值法分析該項目成本正確的是( )。
A.費用節約,進度延誤
B.費用節約,進度提前
C.費用超支,進度延誤
D.費用超支,進度提前
【答案】D
【解析】費用偏差(CV)=已完工作預算費用(BCWP)-已完工作實際費用(ACWP)=350×600-350×650=-17500(元)<0,費用超支。
進度偏差(W)=已完工作預算費用(BCWP)-計劃工作預算費用(BCWS)=350×600-300×600=30000(元)>0,進度提前。
考點名31 施工成本核算的方法
1.表格核算法
優點:簡便易懂,方便操作,實用性較好。
缺點:是難以實現較為科學嚴密的審核制度,精度不高,覆蓋面較小。
2.會計核算法
優點:科學嚴密,人為控制的因素較小而且核算的覆蓋面較大。
缺點:對核算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工作經驗都要求較高。項目財務部門一般采用此種方法。
3.兩種核算方法的綜合使用
表格核算法→崗位成本的責任核算和控制。
會計核算法→工程項目成本核算。
習題:下列關于施工項目成本核算方法的說法,正確的有( )。
A.施工項目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會計核算法
B.表格核算法的優點是簡便易懂,方便操作,實用性較好
C.成本核算的方法須單獨使用,不允許交叉使用
D.項目財務部門一般采用會計核算法
E.會計核算法的缺點是難以實現較為科學嚴密的審核制度,精度不高,覆蓋面較小
【答案】ABD
【解析】C項錯誤,兩種核算方法的綜合使用。E項錯誤,會計核算法的缺點是對核算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工作經驗都要求較高。
考點名32 成本分析的主要依據
習題:關于工程成本會計核算、業務核算和統計核算區別和聯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會計核算是對已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而業務核算和統計核算還可對正在進行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
B.業務核算是價值核算,會計核算的范圍比業務核算的范圍更廣
C.統計核算和會計核算必須用貨幣計量,業務核算可以用實物量或勞動量計量
D.統計核算是利用會計核算和業務核算的資料,把數據按統計方法加以系統管理,發現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規律
【答案】D
【解析】參照上表。
考點名33 因素分析法(連環置換法)——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在進行分析時,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它因素則不變,然后逐個替換,分別比較計算結果,以確定影響程度。計算原則:量價率挨個換,換過的不動
【解】⑴分析對象是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差額為30657元,該指標是由產量、單價、損耗率三個因素組成的,其排序見表22102074-2。
⑵以目標數443040元=(600×710×1.04)為分析替代的基礎。
第一次替代產量因素,以630替代600
630×710×1.04=465192元
第二次替代單價因素,以730替代71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
630×730×1.04=478296元
第三次替代損耗率因素,以1.03替代1.04,并保留上兩次替代后的值:630×730×1.03=473697元
⑶計算差額:
第一次替代與目標數的差額:465192-443040=22152元
第二次替代與第一次替代的差額=478296-465192=13104元
第三次替代與第二次替代的差額=473697-478296=-4599元
⑷產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2152元,單價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3104元,而損耗率下降使成本減少了4599元。
⑸各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22152+13104-4599=30657元,與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總差額相等。
習題:某工程商品混凝土目標產量為600m3,單價710元/m3,損耗率4%。實際產量630m3,單價730元/m3。實際損耗率為3%。用因素分析法進行分析,由于單價提高使費用增加( )元。
A.22152元
B.30657元
C.13104元
D.12480
【答案】C
【解析】
630×730×1.04-630×710×1.04=13104元。
考點名34 差額計算法(原則:上新下舊中取差)
差額計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目標值與實際值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解】⑴預算成本增加對成本降低額的影響程度:
(320-300)×4%=0.80萬元
⑵成本降低率提高對成本降低額的影響程度:
(4.5%-4%)×320=1.60萬元
以上兩項合計:0.80+1.60=2.40萬元
習題:某項目施工成本數據如下表,根據差額計算法,成本降低率提高對成本降低額的影響程度為( )萬元。
A.0.6
B.0.7
C.1.1
D.1.2
【答案】D
【解析】差額計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簡化,所以依然可以使用因素分析法的替換步驟進行解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為商業用途。文字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魯班培訓簡介
一級建造師培訓、二級建造師培訓,BIM,監理工程師培訓,造價工程師培訓,造價實訓班,工程測量實訓班,碳排放管理師,安全工程師培訓等,魯班培訓是建筑業證書考試培訓基地。
必選我們龍本教育魯班培訓,建造師培訓全國連鎖,無論你到哪里都能找到我們,熱烈歡迎您的光臨!魯班培訓河南地區建造師培訓官網:www.qingtongtang.com。
- 上一篇:建造師培訓《法規》考點速記四
- 下一篇:建造師培訓《建筑工程》考點速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