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務中心: | 0371-55696552 18037153049 |
您的當前位置:魯班培訓-一建培訓,二建培訓,監理,注冊安全工程師等 > 新聞資訊 > 考試動態2 >
施工單位停工撤場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最近有一家施工單位來咨詢,因為發包人拖欠工程款,施工單位準備停工撤場,想了解該怎么停工撤場才能既不用賠償發包人違約金,還可以向發包人要回工程款?
事實上,伴隨著房企“爆雷”的新聞層出不窮,從去年開始這個問題就屢見不鮮,尤其是在建材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施工單位無法大量墊資施工,停工撤場就成為施工單位及時止損的方式之一。
但如果施工單位在停工撤場時忽視了證據的保存,將直接影響到后續催要工程款,甚至可能面臨反被發包人追索賠償的情況。
所以,停工撤場時不同的操作會導致施工單位面臨不同的后果,少了幾個保存證據的動作,導致損失幾百萬的情況并不罕見,給大家看個真實的案例。
一家施工單位在工程施工過半時,發包人以資金緊張為由,口頭告知施工單位暫時停工撤場,施工單位按照發包人的要求進行了停工撤場。之后因為催要工程款,雙方矛盾激化,施工單位把發包人告上法院,要求支付工程款和逾期付款利息等等共計1000多萬元。
本以為這是十拿九穩的案子,但是結果卻很不理想。
施工單位認為是接到發包人通知才停工撤場的,但是拿不出證據。
施工單位認為發包人欠付工程款1000多萬元,但是拿不出工程量的證據。
施工單位認為撤場時做好了保護措施,也拿不出證據。
相反,發包人認為施工單位屬于擅自停工撤場,延誤了工期,在撤場時該做的保護措施也沒做,造成了已經施工的部分毀損,起訴了施工單位要求賠償損失。
最終,施工單位在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無奈選擇和發包人調解結案,沖抵了發包人的各項損失賠償后,只拿到200多萬元,損失慘重。
上面案例中,出現了兩種撤場情形。
第一種情形,是有合理或合法理由的停工撤場,即出現了合同中約定的情形,或者出現了法律規定可以停工撤場的情況。
比如合同約定發包人不按時支付進度款時,施工單位有權停工撤場,那么當發包人欠付工程款時,施工單位就可以選擇不干了。
第二種情形,也就是案例中發包人的角度:施工單位擅自停工撤場。
這種一般在發包人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施工單位因為自身的原因,干不下去了或者不想干了。
這兩種撤場的情形,會讓施工單位面臨不同的后果。
如果施工單位是合法或符合約定的停工撤場的,那么需要提前準備證據,才能避免出現案例中的不利情況。
比如案例中的施工單位,在停工撤場前、在停工過程中以及撤場完成后,每個階段都應該注意保留不同的證據。
而有些材料,在施工單位沒有和發包人徹底撕破臉之前,也是有機會補充的。一旦對簿公堂,這種機會就基本喪失了。
缺失的證據材料,不僅會讓施工單位面臨高額的賠償,還會讓施工單位主張工程款時困難重重,或者不能足額主張,讓明明應該拿回的工程款變成了煮熟的鴨子,飛了。
比如:
沒有分部項驗收資料、竣工驗收等資料時,證明已經完工的工程量、已經完工部分的工程質量合格就是個難點,雖然可以通過質量鑒定等方法解決,但是訴訟的時間會被拖長2-3倍,也會間接增加施工單位的資金成本。
沒有各種簽證索賠等資料,會直接導致施工單位應該主張的工程款金額減少。
沒有已完工程界面的證據,可能會導致賠付給發包人修復費用增加等等。
因此,如果施工單位因為發包人的原因準備停工撤場,在發包人還沒有意識到這點之前,施工單位要有的必備動作:
首先,一定要把可以補充的證據補充完整,尤其是需要發包人蓋章或負責人簽字的資料。
比如主張工程款和索賠的證據材料:工程進度報告、已完工程量的材料、價款調整的簽證、窩工停工損失索賠的簽證、質量驗收資料等等。
其次,收集整理用來證明發包人存在過錯的材料。
最后,在停工撤場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保存發函通知、固定已完工程界面、統計人材機停滯損失、辦理現場交接手續資料等等證據的收集。
施工單位選擇停工撤場往往是經過慎重考慮的,但是這種考慮不能僅算當前的經濟賬,還要為后續的催要工程款、賠償損失做好準備。
建議施工單位在選擇停工撤場之前,先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1、證明發包人過錯的資料完整嗎?
2、各種用來索賠的簽證資料完整嗎?
3、證明工程量、工程質量的資料完整嗎?
4、停工撤場的通知函件什么時候發?怎么發?發給誰?
5、停工撤場完成后的現場怎么取證?怎么交接給發包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為商業用途。文字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