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務中心: | 0371-55696552 18037153049 |
您的當前位置:魯班培訓-一建培訓,二建培訓,監理,注冊安全工程師等 > 開課通知 > 開課現場 >
教育部:只有最高學歷!!
早在2014年8月,教育部就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并提到:如果一定要強調“第一學歷”,小學、中學也是學歷。
盡管官方多次強調沒有使用“第一學歷”的概念,然而現實社會一次又一次用真實案例告訴我們“第一學歷”的存在。這個“第一學歷”,將人們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和級別,成為就業、升遷、甚至相親時一道至關重要的門檻。
但對于普通學生來說,也有人即使本科出身不利,也能“逆風翻盤”。
2019年華為高薪招聘的“天才少年”中,其中獲得最高的201萬年薪的張霽成為當時人們茶余飯后熱議的話題。之所以廣受關注,是因為與另外幾名本科均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的少年相比,張霽本科畢業于武昌理工學院(當時僅為三本院校),而且他還是一名復讀生。
想要進入華為工作并不簡單,入選華為天才少年更絕非易事,數輪的招聘流程任何一個環節出錯或表現不佳都有可能遭到淘汰。如果拿一些用人單位在“第一學歷”上設下的門檻來卡張霽,他也未必能去華為,但他終究是憑借出色的科研能力獲得了華為的青睞,一紙文憑并沒能成為阻攔他的理由。
所以學歷并不是評判一個人的唯一標準。王健林曾說“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馬云馬化騰也都畢業于“雙非”高校,卻成為中國最大的兩家公司的創始人。
英雄不問出處,個人發展和對社會的貢獻,學校的培養只是起步,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才是長遠發展的必要條件。追求更高學歷的教育和更優秀的工作,不該被所謂的“第一學歷”所束縛。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要全力以赴,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