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備考

業務中心: | 0371-55696552 18037153049 |
您的當前位置:魯班培訓-一建培訓,二建培訓,監理,注冊安全工程師等 > 復習備考 > 模擬試卷 >
2015年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考前絕密試卷一(2)
作者:魯班培訓 來源:魯班培訓 瀏覽: 添加日期:2015-09-08
二、多項選擇題(共 10 題,每題 2 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 2 個或 2 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一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 0.5 分)
21. 屬于鋼筋力學性能的指標有( )。
A.拉伸性能
D.焊接性能
B.彎曲性能
E.疲勞性能
C.沖擊性能
22. 結構的可靠性要求包括( )等方面。
A.安全性
B.美觀性
C.適用性
D.耐久性
E.經濟性
23. 基坑(槽)驗槽時,應重點觀察( )等部位。
A.承重墻下
B.柱基
C.橫墻下
D.墻角
E.縱橫墻交接處
24.常用的鋼筋的連接方法有( )。
A.焊接連接
D.機械連接
B.鉚釘連接
E.綁扎連接
C.化學粘接
25.屬于流水施工時間參數的有( )。
A.工期
B.流水段數
C.流水節拍
D.流水步距
E.施工過程數
26.凡具備下列( )條件之一者,可判定為一般質量事故。
A.對工程造成永久質量缺陷的
B.嚴重影響使用功能和結構安全的
C.直接經濟損失在 5 萬元及以上,不滿 10 萬元的
D.事故性質惡劣,造成 2 人重傷的
E.由于質量事故,造成 1 人死亡的
27.關于建筑工程質量不符合要求時的處理方法,正確的有( )。
A.通過返修或加固處理仍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單位(子單位)工程,嚴禁驗收
B.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能夠達到設計要求的檢驗批,應予以驗收
C.經返工重做或更換器具、設備的檢驗批,應重新進行驗收
D.經返修或加固處理的分部、分項工程,雖然改變外形尺寸但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術處理方案和協商文件進行驗收
E.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再經原設計單位核算,認為能夠滿足結構安全使用功能的檢驗批,嚴禁驗收
28.下列各種作業場所中,其照明電源電壓可用 36V 的有( )。
A.高溫場所
D.比較潮濕的場所
B.人防工程
E.凈高低于 2. 5m 的工人宿舍
C.金屬容器內
29.需要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的工程有( )。
A.新建工程
B.改建工程
C.擴建工程
D.臨時建筑
E.農民自建單層住宅
30.施工過程中,施工組織設計應進行修改或補充的情況有( )。
A.工程設計有重大修改
B.有關標準規范修訂和廢止
C.原審批人員發生變更
D.主要施工資源配置有重大調整
E.施工環境有重大改變
三、案例分析題(共 5 題,(一)、(二)、(三)每題 20 分,(四)、(五)題各 30 分)
(一)
背景資料:
某高校新建一棟辦公樓和一棟實驗樓,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辦公樓地下1層、地上 19 層,建筑檐高 82m;實驗樓 6 層,建筑檐高 22m。建設單位與某施工總承包單位簽訂了施工總承包合同。合同約定:(1)電梯安裝工程由建設單位指定分包;(2)保溫工程的保修期限為 10 年。
施工過程中,發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總承包單位上報的施工組織設計中,辦公樓采用 1 臺塔吊、1 臺外用電梯;在七層樓面設置有自制卸料平臺;外架采用懸挑腳手架,從地上 2 層開始分五次到頂。實驗樓采用 1 臺物料提升機;外架采用落地式鋼管腳手架。監理工程師按照《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 87 號)的規定,要求總承包單位單獨編制與之相關的專項施工方案并上報。
事件二:辦公樓外用施工電梯與各樓層連接處搭設卸料通道,與相應的樓層接通后,僅在通道兩側設置了臨邊安全防護設施。地面進料口處僅設置安全防護門,且在相應位置掛設了安全警示標志牌。監理工程師認為安全設施不齊全,要求整改。
事件三: 辦公樓電梯安裝工程早于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完,提前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驗收,總承包單位未參加。驗收后電梯安裝單位將電梯工程有關資料移交給建設單位。整體工程完成時,電梯安裝單位已撤場。由建設單位組織,監理、設計、總承包單位參與進行了單位工程質量驗收。
事件四:總承包單位在提交竣工驗收報告的同時,還提交了《工程質量保修書》,其中保溫工程保修期按《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的規定承諾保修 5 年。建設單位以《工程質量保修書》不合格為由拒絕接收。
問題:
1.事件一中,哪些分部分項工程必須單獨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2.指出事件二中做法的錯誤之處,并分別寫出正確做法。
3.指出事件三中錯誤之處,并分別給出正確做法。
4.事件四中,總承包單位、建設單位做法是否合理?本工程保溫工程的保修期限應該為多少年?
(二)
背景資料:
某耐火材料廠新建廠區工程,主體為一重鋼結構多層廠房,地下部分為混凝土灌注樁基礎,地上部分柱為鋼管混凝土,其他構件均為 H 型鋼構件,鋼構件間的連接方式主要為高強度螺栓連接。
施工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鋼構件加工過程中,駐加工廠監理發現個別構件焊接時出現咬邊,經過施工單位的科技攻關,得以解決。
事件二:鋼構件制作完成、并經檢測合格的構件所有外露部位均噴涂底漆后運至施工現場,現場尺寸校驗后進行拼裝。高強度螺栓連接時先初擰至施工扭矩的 50%左右,對接合件進行校正,消除接合件的變形、錯位和錯孔后,再復擰達到緊固。高強度螺栓安裝時從中部向四周逐個進行,初擰及終擰從四周向中心進行,并保持四個方向對稱擰緊。監理工程師指出錯誤,責令整改。
事件三:鋼結構施工完畢,總監理工程師組織鋼結構子分部工程驗收,認為達到驗收合格的條件,同意通過驗收。
事件四:在單位工程竣工驗收通過后的第 75 天,施工單位將工程檔案送交當地城建檔案管理機構,被城建檔案管理機構拒絕接收。
問題:
1.試分析事件一中出現咬邊的可能原因(至少列出四項),并簡述處理方法。
2.試分析事件二中存在的不妥之處,并分別寫出理由。
3.事件三中,應具備哪些條件才能通過鋼結構分部工程質量驗收?
4.事件四中,城建檔案管理機構做法是否合理?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