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消防職業道德。熟悉注冊消防工程師職業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掌握注冊消防工程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規范。熟悉注冊消防工程師的執業范圍、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根據相關法律和規范性文件,辨識和分析注冊消防工程師執業行為的合法性,提出規范執業行為、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
(二)建筑防火檢查
1.總平面布局與平面布置檢查。掌握總平面布局與平面布置檢查的主要內容和方法,辨識和分析建筑耐火等級、總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消防車道和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及其他滅火救援設施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依據消防法律法規,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解決消防安全總體布局以及工業與民用建筑平面布置的消防安全技術問題。
2.防火防煙分區檢查。掌握防火防煙分區檢查的主要內容和方法,根據消防法律法規,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辨識和分析防火分區與防煙分區劃分,防火墻、防火門(窗)、防火卷簾、防火閥和防火隔間設置等方面存在的隱患,解決防火防煙分隔設施的消防安全技術問題,開展防火分區和防煙分區設施的檢查。
3.安全疏散檢查。掌握安全疏散設施檢查的主要內容和方法,辨識和分析安全出口、疏散樓梯、避難走道、避難層(間)、下沉式廣場等疏散設施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并提出改進方案。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確定廠房、住宅和公共建筑中安全出口數量、疏散寬度、疏散距離等疏散安全的要求,開展建筑安全疏散設施的檢查。
4.易燃易爆場所防爆檢查。掌握易燃易爆場所防爆檢查的主要內容和方法,排查易燃易爆場所存在的火災爆炸的危險性,提出整改措施。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辨識和分析易燃易爆場所防爆、泄壓設施的正確性,制定防火防爆的管控措施。
5.建筑裝修和建筑保溫檢查。掌握建筑裝修和建筑保溫系統檢查的主要內容和方法,熟悉建筑內部裝修材料燃燒性能等級的劃分,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辨識建筑內部裝修和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排查建筑裝修和保溫系統的火災隱患,制定防范火災的對策措施。
(三)消防設施安裝、檢測與維護管理
1.基本要求。掌握消防設施施工質量控制要求,以及消防設施安裝與調試、技術檢測與竣工驗收、運行維護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要求;辨識和分析消防控制室技術條件、維護管理措施和應急處置程序的正確性。
2.消防給水系統。掌握消防給水系統的安裝調試與檢測驗收方法。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辨識和分析系統運行過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應的處理解決方法。
3.消火栓系統。掌握消火栓系統的安裝調試與檢測驗收方法。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辨識和分析系統運行過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應的處理解決方法,指導相關從業人員安裝、調試、檢測和維護保養系統。
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水噴霧滅火系統。熟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水噴霧滅火系統各組件進場檢查要求及方法,掌握系統及其組件設置、安裝調試、檢測驗收和維護管理的要求。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辨識和分析系統故障及其原因,提出處理解決辦法,指導相關從業人員安裝、調試、檢測和維護保養系統。
5.細水霧滅火系統。熟悉細水霧滅火系統主要部件進場檢查的內容和方法;掌握系統安裝調試、檢測驗收、維護管理的要求,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辨識系統常見故障及其原因,提出處理解決辦法,指導相關從業人員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系統。
6.氣體滅火系統。熟悉氣體滅火系統各部件、組件進場檢查的內容和方法;掌握氣體滅火系統的安裝調試、檢測驗收、維護管理的要求;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辨識和分析系統運行過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應的處理解決方法,指導相關從業人員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系統。
7.泡沫滅火系統。熟悉泡沫滅火系統主要部件安裝前的檢查內容和方法,掌握系統安裝調試、檢測驗收、維護管理的要求;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辨識系統主要故障及其原因,提出相應處理解決方法。指導相關從業人員對系統進行安裝、調試、檢測和和維護保養。
8.干粉滅火系統。熟悉系統主要組件進場檢查的內容和方法,掌握系統安裝調試、檢測驗收、維護管理的要求,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辨識系統主要故障及其原因,提出相應處理解決方法,指導相關從業人員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系統。
9.建筑滅火器配置。熟悉滅火器產品進場檢驗(查)內容和方法,掌握滅火器配置、安裝、驗收、檢測、維護管理的要求。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辨識和分析建筑滅火器配置的正確性,指導相關從業人員正確配置和維護保養滅火器。
10.防煙排煙系統。熟悉防煙排煙系統各部件、組件進場檢查的內容和方法;掌握防煙排煙系統安裝調試、檢測驗收、維護管理的要求;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辨識和分析系統運行過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應的處理解決方法,指導相關從業人員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系統。
11.消防用電設備的供配電與電氣防火防爆。熟悉供配電系統和電器防火防爆的檢查內容與要求;掌握變配電裝置、控制電器、電氣線路及插座、燈具開關、家用電器等的防火措施;掌握電氣系統維護的方法;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辨識常見的電氣消防安全隱患,提出消除隱患的技術措施。
12.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熟悉系統組件進場檢查的內容與要求,掌握系統及各組件安裝調試、檢測驗收、維護管理的要求;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辨識和分析系統運行的故障和原因,提出提出解決故障的方法與措施,指導相關從業人員對系統進行安裝、調試、檢測和維護保養。
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熟悉火災探測報警系統、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組件進場檢查內容與要求;掌握系統布線、安裝調試、檢測驗收、維護管理的要求。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辨析常見的系統故障及其原因,提出處理解決方法,指導相關從業人員對系統進行安裝、調試、檢測和維護保養。
14.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熟悉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進場檢查的主要內容與要求;掌握系統及各組件安裝調試、檢測驗收、維護管理的要求;運用相關消防技術和標準規范,辨析常見問題及其原因,提出檢查處理方法,指導相關從業人員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系統。
(四)消防安全評估方法與技術
1.區域消防安全評估。掌握區域消防安全評估需要考慮的因素和基本流程,運用區域消防安全評估方法與技術,開展區域消防安全評估工作,評價區域火災風險等級,提出降低或消除火災風險,提高安全等級的處置意見。
2.建筑火災風險評估。掌握單體建筑消防安全評估需要考慮的因素和基本流程,運用建筑消防安全評估方法與技術,開展建筑消防安全評估工作,評價建筑物火災風險等級,提出降低或消除火災風險,提高安全系數的處置意見。
3.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熟悉性能化防火設計的適用范圍、基本程序步驟、常用計算分析軟件。運用性能化防火設計技術,確定建設工程消防安全目標,合理選擇計算分析軟件,確定火災荷載,設定火災場景,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評估。
(五)消防安全管理
1.消防安全管理基礎知識。熟悉消防安全管理的性質和特性;掌握消防安全管理的要素,制定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則、方法與目標。
2.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熟悉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內容和要求;辨識和分析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安全隱患。運用相關消防行政法律法規,制定社會單位消防管理的相關制度,開展消防安全檢查。
3.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掌握消防安全宣傳與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辨識和分析單位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存在的薄弱環節,制定和實施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的方案,評估消防教育培訓效果。
4.應急預案編制與演練。掌握應急預案編制的方法、程序與內容,辨識和分析單位消防應急預案的優缺點,根據消防法律法規與規定,針對單位實際,編制單位應急預案,提出開展應急預案演練的要求和方法,評估預案演練效果。
5.施工現場消防管理。掌握施工現場火災風險因素及防火管理內容與要求;辨識和分析施工現場消防安全隱患,提出整改措施。依據消防行政法律法規,運用相關消防技術標準和規范,制定施工現場總平面布局、建筑防火、臨時消防設施、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開展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檢查。
6.大型群眾性活動消防安全管理。掌握大型群眾性活動的主要特點及火災風險因素,辨識大型群眾性活動場所的不安全因素。依據消防行政法律法規,運用相關消防技術標準規范,制定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消防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