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務中心: | 0371-55696552 18037153049 |
您的當前位置:魯班培訓-一建培訓,二建培訓,監理,注冊安全工程師等 > 復習備考 > 備考指南 >
一級消防工程師考點匯總
距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僅剩4天
備考建議:準考證已經開始打印了,建議考生一定要把準考證多打印幾份以備用。在這幾天里,建議考生們多做些真題練習,把歷年真題、錯題多看幾遍。
消防水箱與水池
1、高層民用建筑、總建筑面積大于10000㎡且層數超過2層的公共建筑和其他重要建筑,必須設置高位消防水箱。
2、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積和最不利點處靜水壓力的要求:
3、高位消防水箱外壁與建筑本體結構墻面或其他池壁之間的凈距,應滿足施工或裝配的需要,無管道的側面,凈距不宜小于0.7m;安裝有管道的側面,凈距不宜小于1.0m,且管道外壁與建筑本體墻面之間的通道寬度不宜小于0.6m,設有人孔的水箱頂,其頂面與其上面的建筑物本體板底的凈空不應小于0.8m。
4、進水管的管徑應滿足消防水箱8h充滿水的要求,但管徑不應小于DN32,進水管宜設置液位閥或浮球閥;進水管應在溢流水位以上接入,進水管口的最低點高出溢流邊緣的高度應等于進水管管徑,但最小不應小于100mm,最大不應大于150mm;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管徑應滿足消防給水設計流量的出水要求,且不應小于DN100。
5、消防水池進水管應根據其有效容積和補水時間確定,補水時間不宜大于48h,但當消防水池有效總容積大于2000m³時,不應大于96h。消防水池進水管管徑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小于DN100。 當消防水池采用兩路消防供水且在火災情況下連續補水能滿足消防要求時,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積應根據計算確定,但不應小于100m³。當僅設有消火栓系統時不應小于50m³。
6、消防水池的總蓄水有效容積大于500m³時,宜設兩格能獨立使用的消防水池;當大于1000m³時,應設置能獨立使用的兩座消防水池。
7、消防水池容積計算舉例:某辦公樓,建筑高度為32m,室外消火栓的設計流量為25L/s,室內消火栓的設計流量為20L/s,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計流量為20L/s。市政給水管網能夠保證室外消防用水量,求該建筑消防水池最小有效容積。
解析:市政給水管網能夠保證室外消防用水量的要求,故消防水池可不儲存室外消火栓系統的用水量,消防水池的最小有效容積=室內消火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建筑為辦公樓,高度為32m,根據《消規》3.6.2,消火栓系統的火災延續時間為2h,室內消火栓系統的用水量為:20×2×3.6=144m³;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火災延續時間一般為1h,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用水量為:20×1×3.6=72m³;消防水池的最小有效容積為144+72=216m³。
消防水泵
1、消防水泵應設置備用泵,其性能應與工作泵性能一致,但下列建筑可不設置備用泵:建筑高度小于54m的住宅和室外消防給水設計流量小于等于25L/s的建筑、室內消防給水設計流量小于等于10L/s的建筑。
2、消防泵的串聯是將一臺泵的出水口與另一臺泵的吸水管直接連接且兩臺泵同時運行,消防泵的串聯在流量不變時可增加揚程。消防泵的并聯是通過兩臺和兩臺以上的消防泵同時向消防給水系統供水,消防泵的并聯主要在于增加流量。
3、消防水泵從市政管網直接抽水時,應在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設置有空氣隔斷的倒流防止器。當吸水口處無吸水井時,吸水口處應設置旋流防止器。
4、消防水泵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不應小于600mm。當采用旋流防止器時,淹沒深度不應小于200mm。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上應設置明桿閘閥或帶自鎖裝置的蝶閥,但當設置暗桿閥門時應設有開啟刻度和標志;當管徑超過DN300時,宜設置電動閥門。消防水泵的吸水管穿越消防水池時,應采用柔性套管;采用剛性防水套管時應在水泵吸水管上設置柔性接頭,且管徑不應大于DN150。
5、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應設止回閥、明桿閘閥;當采用蝶閥時,應帶有自鎖裝置;當管徑大于DN300時,宜設置電動閥門(此條與進水管對比記憶)。
6、消防水泵應能手動啟停和自動啟動,且應確保從接到啟泵信號到水泵正常運轉的自動啟動時間不應大于2min。消防水泵應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開關,或報警閥壓力開關等開關信號應能直接自動啟動消防水泵。
7、消防水泵零流量時的壓力不應超過設計工作壓力的140%;當出流量為設計工作流量的150%時,其出口壓力不應低于設計工作壓力的65%。消防給水同一泵組的消防水泵型號應一致,且工作泵不宜超過3臺。
消防給水管道
1、室外消防給水管網設置要求:
室外消防給水采用兩路消防供水時應采用環狀管網,但當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時可采用枝狀管網。
向環狀管網輸水的進水管不應少于兩條,當其中一條發生故障時,其余的進水管應能滿足消防用水總量的供給要求。
管道的直徑應根據流量、流速和壓力要求經計算確定,但不應小于DN100,有條件應不小于DN150。
消防給水管道應采用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每段內室外消火栓的數量不宜超過5個。
2、室內消防給水管網設置要求:
室內消火栓系統管網應布置成環狀,當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不大于20L/s,且室內消火栓不超過10個時,除特殊要求外,可布置成枝狀。
室內消防管道管徑應根據系統設計流量、流速和壓力要求經計算確定;室內消火栓豎管管徑應根據豎管最低流量經計算確定,但不應小于DN100。
室內消火栓環狀給水管道檢修時應保證檢修管道時關閉停用的豎管不超過1根,當豎管超過4根時,可關閉不相鄰的2根。每根豎管與供水橫干管相接處應設置閥門。
3、消防給水管道的設計流速不宜大于2.5m/s,任何消防管道的給水流速不應大于7m/s。
4、消防給水管道管道外應刷紅色油漆或涂紅色環圈標志,并應注明管道名稱和水流方向標識。紅色環圈標志,寬度不應小于20mm,間隔不宜大于4m,在一個獨立的單元內環圈不宜少于2處。
5、配水管宜在中點設一個防晃支架,但當管徑小于DN50時可不設;配水干管及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長度超過15m,每15m長度內應至少設1個防晃支架,但當管徑不大于DN40可不設;管徑大于DN50的管道拐彎、三通及四通位置處應設1個防晃支架。
6、管網安裝完畢后,應對其進行強度試驗、沖洗和嚴密性試驗。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宜用水進行。干式消火栓系統應做水壓試驗和氣壓試驗。管網沖洗應在試壓合格后分段進行。沖洗順序應先室外,后室內;先地下,后地上;室內部分的沖洗應按供水干管、水平管和立管的順序進行。
7、水壓試驗和水沖洗宜采用生活用水進行,不應使用海水或含有腐蝕性化學物質的水。當系統設計工作壓力等于或小于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并不應小于1.4MPa;當系統設計工作壓力大于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為該工作壓力加0.4MPa(鋼管)。 水壓強度試驗的測試點應設在系統管網的最低點。對管網注水時,應將管網內的空氣排凈,并應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后,穩壓30min后,管網應無泄漏、無變形,且壓力降不應大于0.05MPa。水壓嚴密性試驗應在水壓強度試驗和管網沖洗合格后進行。試驗壓力應為系統工作壓力,穩壓24h,應無泄漏。
8、氣壓嚴密性試驗的介質宜采用空氣或氮氣,試驗壓力應為0.28MPa,且穩壓24h,壓力降不應大于0.01MPa。
消防水泵接合器
1、高層民用建筑、設有消防給水的住宅、超過五層的其他多層民用建筑、超過2層或建筑面積大于10000㎡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室內消火栓設計流量大于10L/s平戰結合的人防工程、高層工業建筑和超過四層的多層工業建筑、城市交通隧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和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等水滅火系統,均應設置消防水泵接合器。
2、水泵接合器的數量應根據室內消防用水量和每個水泵接合器10~15L/s的流量經計算確定,但當計算數量超過3個時,可根據供水可靠性適當減少。
3、水泵接合器應設在室外便于消防車使用的地點,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離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
4、墻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高度距地面宜為0.70m;與墻面上的門、窗、孔、洞的凈距離不應小于2.0m,且不應安裝在玻璃幕墻下方;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使進水口與井蓋底面的距離不大于0.40m,且不應小于井蓋的半徑。
室外消火栓系統
1、市政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在嚴寒、寒冷等冬季結冰地區宜采用干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嚴寒地區宜增設消防水鶴。當采用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地下消火栓井的直徑不宜小于1.5m。
2、市政消火栓宜采用直徑DN150的室外消火栓,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應有一個直徑為150mm或100mm和兩個直徑為65mm的栓口;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應有直徑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個。
3、市政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m,間距不應大于120m。市政消火栓距路邊不宜小于0.5m,并不應大于2.0m,距建筑外墻或外墻邊緣不宜小于5.0m。
4、當市政給水管網設有市政消火栓時,其平時運行工作壓力不應小于0.14MPa,火災時水力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不應小于15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于0.10MPa。
5、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數量應根據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和保護半徑經計算確定,保護半徑不應大于150m,每個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10~15L/s計算。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圍均勻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側;建筑消防撲救面一側的室外消火栓數量不宜少于2個。
6、人防工程、地下工程等建筑應在出入口附近設置室外消火栓,且距出入口的距離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40m。停車場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車場周邊設置,且與最近一排汽車的距離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油庫不宜小于15m。
7、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和液化烴罐罐區等構筑物的室外消火栓,應設在防火堤或防護墻外,數量應根據每個罐的設計流量經計算確定,但距罐壁15m范圍內的消火栓,不應計算在該罐可使用的數量內。
8、工藝裝置區等采用高壓或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的場所,其周圍應設置室外消火栓,數量應根據設計流量經計算確定,且間距不應大于60m。當工藝裝置區寬度大于120m時,宜在該裝置區內的路邊設置室外消火栓。當工藝裝置區、罐區、堆場、可燃氣體和液體碼頭等構筑物的面積較大或高度較高,室外消火栓的充實水柱無法完全覆蓋時,宜在適當部位設置室外固定消防炮。當工藝裝置區、儲罐區、堆場等構筑物采用高壓或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時,其室外消火栓處宜配置消防水帶和消防水槍,工藝裝置等需要設置的消火栓的場所,應設置在工藝裝置休息平臺處。
9、室外消防給水引入管當設有倒流防止器,且火災時因其水頭損失導致室外消火栓不能滿足《消規》第7.2.8條的要求時,應在該倒流防止器前設置一個室外消火栓。
室內消火栓系統
1、室內消火栓應采用DN65室內消火栓,并可與消防軟管卷盤或輕便水龍設置在同一箱體內。應配置公稱直徑65有內襯里的消防水帶,長度不宜超過25.0m;消防軟管卷盤應配置內徑不小于φ19的消防軟管,其長度宜為30.0m;輕便水龍應配置公稱直徑25有內襯里的消防水帶,長度宜為30.0m。宜配置當量噴嘴直徑16mm或19mm的消防水槍,但當消火栓設計流量為2.5L/s時宜配置當量噴嘴直徑11mm或13mm的消防水槍;消防軟管卷盤和輕便水龍應配置當量噴嘴直徑6mm的消防水槍。
2、設置室內消火栓的建筑,包括設備層在內的各層均應設置消火栓。
3、屋頂設有直升機停機坪的建筑,應在停機坪出入口處或非電器設備機房處設置消火栓,且距停機坪機位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5.0m。
4、消防電梯前室應設置室內消火栓,并應計入消火栓使用數量。
5、室內消火栓的布置應滿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槍的2股充實水柱同時達到任何部位的要求,但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m且體積小于或等于5000m³的多層倉庫、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4m且每單元設置一部疏散樓梯的住宅,以及《消規》第3.5.2中規定可采用1支消防水槍的場所,可采用1支消防水槍的1股充實水柱到達室內任何部位。
6、建筑室內消火栓栓口的安裝高度應便于消防水龍帶的連接和使用,其距地面高度宜為1.1m;其出水方向應便于消防水帶的敷設,并宜與設置消火栓的墻面成90°角或向下。
7、室內消火栓宜按直線距離計算其布置間距,對于消火栓按2支消防水槍的2股充實水柱布置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間距不應大于30.0m;對于消火栓按1支消防水槍的1股充實水柱布置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間距不應大于50.0m。
8、消防軟管卷盤和輕便水龍的用水量可不計入消防用水總量。
9、室內消火栓栓口壓力不應大于0.50MPa;當大于0.70MPa時必須設置減壓裝置;高層建筑、廠房、庫房和室內凈空高度超過8m的民用建筑等場所,消火栓栓口動壓不應小于0.35MPa,且消防水槍充實水柱應按13m計算;其他場所,消火栓栓口動壓不應小于0.25MPa,且消防水槍充實水柱應按10m計算。
10、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當設置消火栓時,可采用干式消防豎管。干式消防豎管宜設置在樓梯間休息平臺,且僅應配置消火栓栓口,干式消防豎管應設置消防車供水接口,消防車供水接口應設置在首層便于消防車接近和安全的地點,豎管頂端應設置自動排氣閥。
11、同一建筑物內設置的消火栓、消防軟管卷盤和輕便水龍應采用統一規格的栓口、消防水槍和水帶及配件。消火栓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與設置消火栓的墻面成90°角,栓口不應安裝在門軸側。消火栓栓口中心距地面應為1.1m,特殊地點的高度可特殊對待,允許偏差±20mm。
消防給水系統維護管理
1、消防水源的維護管理
2、供水設施設備的維護管理
3、閥門、組件的維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