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務中心: | 0371-55696552 18037153049 |
您的當前位置:魯班培訓-一建培訓,二建培訓,監理,注冊安全工程師等 > 復習備考 > 備考指南 >
建造師《市政》數字考點全整理,千萬別搞錯了
一、和強度相關:
1、橫向縮縫采用切縫機施工,宜在水泥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25%~30%時進行。
2、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及時進行養護,不宜小于設計彎拉強度的80%,一般宜為14~21d。
3、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彎拉強度40%以后,可允許行人通過。混凝土完全達到設計彎拉強度(100%)后,方可開放交通。
4、面層水泥混凝土的抗彎拉強度不得低于4.5MPa,快速路、主干路和重交通的其他道路的抗彎拉強度不得低于5. 0MPa。
5、先張法:放張預應力筋時混凝土強度設計未規定時,不得低于強度設計值的75%。后張法:預應力筋張拉應符合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強度設計值的75%。
6、預應力筋張拉后,應及時進行孔道壓漿;孔道壓漿宜采用水泥漿,水泥漿的強度設計無要求時不得低于30MPa。
7、壓漿后應及時澆筑封錨混凝土。封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宜低于結構混凝士強度等級的80%,且不低于30MPa。無粘結預應力施工:封錨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相應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且不得低于C40。
8、裝配式橋梁構件在脫底模、移運、堆放和吊裝就位時,混凝土的強度不應低于設計要求的吊裝強度,一般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的75%。
9、涵洞兩側的回填土,應在主結構防水層的保護層完成,且保護層砌筑砂漿強度達到3MPa 后方可進行。
10、分節制作沉井設計無要求時,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等級75%后,方可拆除模板或澆筑后一節混凝土。
11、預制混凝土樁起吊時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混凝土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
12、鉆孔應連續作業。相鄰樁之間凈距小于5m時,鄰樁混凝土強度達5MPa后,方可進行鉆孔施工;或間隔鉆孔施工。
13、非承重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結構棱角不損壞時方可拆除,混凝土強度宜為2.5MPa 及以上。
14、水泥混凝土面層混凝土板彎拉強度低于1MPa或抗壓強度低于5MPa時,嚴禁受凍。
二、和溫度相關
1、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自然降溫至表面溫度低于50°C后,方可開放交通。
2、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正常生產溫度通常宜較普通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溫度提高10~20 °C。
3、SMA混合料施工溫度應試驗確定,一般情況下,攤鋪溫度不低于160°C。
4、改性瀝青混合料初壓開始溫度不低于150°C,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應不低于90°C。
5、攤鋪機開工前應提前0. 5~1h 預熱熨平板使其不低于100°C。
6、混凝土的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之間、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室外最低氣溫之間的差值均應小于20°C(大體積混凝土)
三、天(月)總結:
1、養護時間: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等要求以及高強度混凝土,不少于14d。(高抗緩)
2、預應力筋存放時間不宜超過6個月。 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與生產日期,復驗合格方可使用。貯存期超過3個月或受潮,應進行性能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3、中斷焊接工作超過6個月,再次上崗前應重新考試。
4、建設單位應將拆除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施工單位。建設單位應在拆除工程開工前15d,將下列資料報送建設工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5、建設單位必須在竣工驗收7個工作日前將驗收的時間、地點及驗收組名單書面通知負責監督該工程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
6、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15d內,建設單位應及時提出竣工驗收報告,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備案機關)備案。
7、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在竣工驗收之日起5d內,向備案機關提交工程質量監督報告。
8、二灰混合料、級配碎石、級配礫基層養護時間7~14 d。水泥混凝土道路養護14~21 d。應特別注重前7 d的保濕(溫)養護。
9、地鐵車站后澆帶在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2 d后再施工。
10、石灰及二灰類基層多年平均進入冬施前30~45 d停止施工。水泥穩定土(粒料)進入冬施前15~30 d停止施工(因為水泥類的早期強度更高、抗凍性更好,停工可以晚半個月)
魯班培訓(河南分校)主營:BIM培訓、建造師培訓、消防工程師培訓、造價工程師培訓、安全工程師培訓、監理工程師培訓等;建筑企業團隊培訓等,0371-55696552。
- 上一篇:建造師《市政實務》的“十八字方針”。
- 下一篇:建造師《市政》數字考點全整理(下)